(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nobelprize.org/prizes/chemistry/2018/summary/)
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10 月 3 日揭曉,由美國學者法蘭西絲.阿諾德 (Frances H. Arnold)、史密斯 (George P. Smith) 及英國學者溫特 (Sir Gregory P. Winter) 三人共同獲獎。諾貝爾委員會稱三人「駕馭演化力量」,運用基因改變及篩選原理,解決人類生活遇到的化學問題,謀最大之福祉。從日常使用的洗衣精、生物燃料到癌症藥,都運用這些學者開發的技術。(引用聯合新聞網)
Frances H. Arnold 教授:對酶的定向演化有重大突破
Frances H. Arnold 教授在 1993 年進行了第一次酶的定向演化,利用基因突變和選擇來改良枯草桿菌蛋白酶,開發了可用於發現新催化劑的方法。她的研究涉及多個領域,包括綠色化學製造,可再生燃料和藥物開發。
George P. Smith 教授和 Sir Gregory P. Winter 爵士:胜肽及抗體之噬菌體展示技術
George P. Smith 教授開發了一種利用病毒感染細菌進化新蛋白質的方法,此一過程稱為噬菌體展示。Sir Gregory P. Winter 則將這種技術應用於抗體的定向演化。「利用噬菌體展示技術演化出的抗體,可對抗自體免疫疾病,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能治療轉移性癌症。」
ACS 限時開放 2018 諾貝爾化學獎相關研究論文下載(by 2018/10/31),立即按此閱讀 –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