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曾參加過 Charleston Conference,你一定知道她是誰——
📌 Katina Strauch,創辦這場學術出版界最有溫度的盛會,現在她出了回憶錄!
從 1980 年一場只有 20 人的小型聚會,到如今每年吸引 3,000 人參與的全球學術交流大會
45 年傳奇之路,她見證了學術出版從印刷到 AI 的整個轉型歷程!
Charleston Conference,一場改變學術出版界的聚會
🌟 查爾斯頓會議的誕生與成長
- 由 Katina Strauch 於1980年創辦,最初僅有20人參與,現已成長為每年吸引約3,000位現場與線上與會者的國際性盛會。
- 聚集圖書館員、出版商、電子資源專業人員等,推動學術交流與合作。
- Scholarly Kitchen撰稿人 Joseph Esposito 指出:「它已成為圖書館界的重要制度。」
📚 卡蒂娜的圖書館之路
- 1946年出生於南卡羅來納州,從小熱愛閱讀。
- 擁有北卡羅來納大學圖書館學碩士學位,曾任職於杜克大學與查爾斯頓學院。
- 因無法參加大型會議,便創辦屬於自己的活動——查爾斯頓會議。
💡 創新與挑戰並存
- 從數位化、開放取用到AI時代,查爾斯頓會議始終與時俱進。
- 曾歷經1989年颶風雨果、2020年疫情等挑戰,仍持續茁壯。
- 會議催生了《Against the Grain》期刊與《Charleston Advisor》產品評論季刊。
📝 回憶錄與未來展望
- 2023年,會議與出版業務轉交《 Annual Reviews 》,並創立數位出版品《Katina》。
- 首屆「查爾斯頓亞洲會議」預計於2026年在曼谷舉辦。
- 2025年出版回憶錄《Doing the Charleston – My Personal History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》,與 Darrell Gunter 合著,提供紙本與開放取用版本。
💬 名言與總結
- 卡蒂娜引述:「記憶不是過去的鑰匙,而是未來的鑰匙」(Corrie ten Boom)。
- 她說:「這是輝煌的45年。」